通過圖像了解中國

中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它的龐大規模可能難以把握。理解它的最好方法是通過圖像。

iStock 擁有數以千計的高品質中國圖 https://www.cheerimages.com/tc/assets/photo-landing和圖片。無論您需要查找上海的照片還是中華民國的矢量插圖,我們的收藏都能滿足您的需求。

中國攝影史

攝影術在中國的出現恰逢鴉片戰爭後西方勢力和商業利益的崛起。來自歐洲和日本的攝影師湧入,伴隨著中國本土的攝影實踐,尋求將新媒介與傳統美學和文化話語相結合。

雖然一些照片被毀或丟失,但其他照片倖存下來,現在被作為藝術或歷史收藏。本書展示了這些早期圖像的豐富潛力,有助於更廣泛地了解處於深刻變革時期的中國。

儘管皇帝們最初對攝影持懷疑態度,但一些皇帝開始將其視為現代化的一種幫助。1860年,慈禧太后聘請了一位名叫巡令的攝影師為她和她的家人拍攝肖像。這標誌著中國貴族階層第一次接受相機作為合法技術。薰鈴隨後赴歐洲留學,精通外國攝影技術。

約翰·湯姆森

約翰·湯姆森 (John Thomson) 是一位蘇格蘭攝影師和旅行作家,他於 1860 年代末在遠東度過了十年。他的作品記錄了亞洲景觀、建築、人民和習俗的多樣性,特別關注中國。

湯姆森攜帶一台大型木製多鏡頭相機旅行,該相機能夠容納最大 12 x 16 英寸的玻璃板。他還使用較小的立體相機同時拍攝兩個小圖像。由此產生的照片形成了一個獨特的檔案,記錄了 19 世紀中國的風景、建築和日常生活。

與當時在遠東工作的大多數其他攝影師不同,湯姆森不是政府官員或傳教士。他思想開放,對拍攝對象的生活和周圍環境很敏感,這使他能夠捕捉自然的肖像和日常街景。他的照片提醒人們,遠東在很大程度上仍不為歐洲人所知。它們是與維多利亞時代的觀眾分享“與遙遠國家的風景和人民面對面的愉快經歷”的一種方式。

海達·莫里森

海達·莫里森(Hedda Morrison,1908-1991)是一位攝影記者和前共產主義中國的攝影編年史家。她的照片記錄了生活方式、貿易、手工藝、風景和社會儀式,自從她的作品首次印刷以來,這些內容基本上已經消失了。

她出生於斯圖加特,在慕尼黑學習攝影。1933年,她搬到北京,管理一家德國商業攝影工作室。13 年來,她收集了“老”北京的圖像,並與丈夫阿拉斯泰爾搬到砂拉越後,繼續旅行記錄傳統文化。

海達的版畫被存放在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和悉尼動力博物館,而她的底片則被交給了哈佛燕京大學。阿拉斯泰爾·莫里森(Alastair Morrison)認為,這些底片比她的照片更具有歷史意義,因此它們應該留在能夠妥善保管的地方。它們現在是哈佛燕京圖書館海達·漢默·莫里森藏品的一部分。可以通過哈佛大學視覺資源聯合目錄 VIA 在線訪問它們。

約翰·哈欽斯

哈欽斯是1956 年僅有的少數獲得簽證前往中國進行四個半月旅行的外國攝影師之一。他的中國圖照片展現了一個新中國,在戰爭和日本佔領之後,新中國正處於平靜和樂觀的時期。但在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的動亂開始之前就結束了。他拍攝了國家領導人,包括毛澤東和長期擔任總理的周恩來,也拍攝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就像他之前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沃克·埃文斯和多蘿西婭·蘭格以及後來的《生活》和《圖片郵報》的攝影記者一樣,哈欽斯試圖盡量減少他的存在和對照片主題的影響。返回美國後,他將大部分工作存放在自己的房子裡,並基本上將這次旅行拋在腦後。最終約翰·B·特納發現了這一無價的寶藏,並開始了保護它們的艱鉅任務。

如果您希望收到有關cheerimages的更多信息,請訪問我們的網站與我們聯繫